|
|
|
|
Classics For Pleasure 拉威尔与德彪西 |
|
【艺人/名称】 |
classics系列 |
|
【介质+碟片】
|
1cd |
|
【品质类型】
|
原 盘 |
|
【所属类别】
|
法意德文 |
古典 |
|
【出版号】
|
724356 81472 1 |
|
【唱片公司】 |
EMI |
|
|
◎ 简短评论 |
|
ravel (拉威尔)and debussy (德彪西)
德彪西的室内乐作品不多,但贯穿他全部创作生涯的始末——属于初期作品的《g小调弦乐四重奏》以及晚年的三首奏鸣曲《d小调大提琴奏鸣曲》(1915),为长笛或小提琴、中提琴和竖琴创作的《g小调奏鸣曲》(1916)《g小调小提琴与钢琴奏鸣曲》(1916~1917)。弦乐四重奏的诞生是作曲家才华崭露,取得了完全的成功,最后三首奏鸣曲——显示出他走向更为抽象,更为精炼的风格。
《g小调弦乐四重奏》,创作于1893年。在这期间,德彪西已完成了根据马拉美的诗所写的《牧神午后》前奏曲,并且正在创作歌剧《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这首作品是献给伊扎依四重奏团的成员——伊扎依(Ysaye,Eugene)、克瑞克布姆(Crickboom, Mathieu),冯·豪特(Leon Van Hout)和雅克布(Jacob, Joseph),并由该团首演。1894年由迪朗(Durand)出版社出版。
这首作品在结构方面,采用传统曲式写成。第一乐章是传统的奏鸣曲式。第二乐章是谐谑曲,第三乐章是三部分的歌曲曲式,终曲也是采用前人四重奏中常出现的曲式。主题处理上明显的特征,是采用了弗兰克以后法国作曲家们所爱用的套曲曲式(Cyclic Form)。由于大量使用了大胆而崭新的和声,致使首演时并没有受到广泛的好评。甚至经历了近十年的时间,才被人们所接受。作品中音色的重要性超过了曲式,用一种难以捉摸的隐喻手法,代替了直率的阐述。通过不明确的调性来追求一种微妙的效果,朦胧的和声音响、精美的音色和一系列的色彩变化,使之与《牧神午后》同被公认为进入成熟时期的代表作品。
拉威尔的室内乐作品包括:F大调弦乐四重奏(1902),降G大调《引子与快板》七重奏(长笛、单簧管以及弦乐四重奏伴奏的竖琴独奏曲,1906),《三首斯特凡·马拉美的诗》(人声与短笛、长笛、两支单簧管及弦乐四重奏,1913),钢琴三重奏(a小调,1914),《德彪西墓》(小提琴和大提琴,1920),小提琴与大提琴奏鸣曲(1920~1922),《福莱名义摇篮曲》(小提琴和钢琴,1922),《茨冈狂想曲》(小提琴和钢琴,1924;小提琴和管弦乐队改编本,1924),小提琴与钢琴奏鸣曲(1923~1927)。
人们容易把拉威尔和德彪西归为同类的作曲家,但是他们的相异之处更为显著,更为深刻。与德彪西相比,拉威尔更尊重古典形式,他的精神气质更接近圣-桑。萨拉萨蒂、福莱、理查·施特劳斯、穆索尔斯基、里姆斯基-柯萨科夫以及西班牙、俄罗斯,甚至从1889年的国际博览会学到的东方民族色彩和爵士风格都对拉威尔产生了影响。他的旋律线清晰,有时具有一种调式倾向。调式旋律通常以一个大的泛音为背景,尽管是调式的,有时甚至是复调式的,但调性特点被保留了。他的旋律更为广阔、明朗和直率,采用的织体更多是对位性的,经常以几条旋律线的相互作用为基础,而不是德彪西所喜爱的垂直方向上的音群。他的和声在技术上常常是印象派的,很多使用七度、十一度、十三度和弦、无解决的不协和音以及采用许多倚音代替传统的解决,并通过使用不常见的和弦和二重调性而扩展调性范围。他没有为了“印象主义”的效果而牺牲掉了轮廓的清晰。富有诗意的乐思展开,在他的创作中是首先要考虑的。拉威尔在曲式结构上遵循古典传统,套曲曲式(Cyclic form)几乎用于所有的作品,比较喜欢采用反复、模进和变奏的展开方法。在拉威尔的作品中经常出现舞蹈节奏、巧妙、欢快而富有变化,但并不复杂,与同时代作曲家相比,他的节奏一般更强烈、更简单一些。拉威尔的配器特别清晰,色彩丰富。他的大部分音乐都有明亮的光彩,和德彪西音乐中的微弱曙光形成对比。尽管他被认为是德彪西的追随者,但他有自己独特的风格,特别是在钢琴写作上,德彪西刻意在钢琴曲中表现室内乐般的效果,而拉威尔则是针对音乐会的演奏效果。显然,拉威尔把钢琴作为演奏家表现绝技的乐器(小提琴作品的创作也是如此),因此在精神上与李斯特一脉相通,他把李斯特的技巧更为现代化,并采用自己独特的和声与旋律,写作更为深邃微妙的音乐,其钢琴和小提琴曲均以演奏艰难闻名。
拉威尔的《F大调弦乐四重奏》创作于1902年。此时,年轻的拉威尔已发表了《天方夜谭》(1898)、《水之嬉戏》(1901)等引人注目的作品。又加上此弦乐四重奏,更确定了他做为音乐家的地位。此曲是继弗朗克和德彪西的弦乐四重奏之后最杰出的作品之一。1904年,在巴黎由海曼(Heyman)四重奏团演出,引起当时社会上强烈的反映。拉威尔把这首作品呈献给“亲爱的老师——福莱”。1910年由迪朗(Durand)出版社出版。
德彪西和拉威尔都只写了一首弦乐四重奏,却都是他们俩各自重要的室内乐力作。在弦乐四重奏的写作上,德虎西和拉威尔的共同点是都采用套曲曲式的构思方法,第二乐章采用拨弦、第三乐章加弱音器等,但两者在材料的处理方法上却是不同的。这两首作品以其瑰丽的旋律,华美的色彩和新颖的风格震惊乐坛,不仅成为专业演奏团(组)在音乐会和国际比赛上的标准曲目,同时也受到乐迷们的喜爱,成为最受欢迎的室内乐曲目,许多世界著名的弦乐四重奏团(组)都录制过这两首作品,其中以意大利弦乐四重奏团演奏,Philips唱片公司录制的版本(420 894-2)最为著名。
意大利弦乐四重奏团(Italian Quartet)——是历史最悠久的室内乐演奏团体之一,享誉国际乐坛。该团由3男1女组成:第一小提琴是保罗·波尔西亚诺(Paolo Borciano),第二小提琴是艾丽莎·佩格蕾菲(Elisa Pegreffi),中提琴是皮耶罗·法卢里(Piero Farulli),大提琴是弗兰科·罗西(Franco Rossi)。多年来,这4位演奏家为Philips唱片公司录制了大量的经典曲目,其中贝多芬、莫扎特、舒伯特弦乐四重奏全集和德彪西、拉威尔的弦乐四重奏都获得了广泛好评,多次获国际唱片大奖,并被《企鹅唱片指南》评为“三星带花名片”、日本《唱片艺术》评为“最佳名曲”。这张德彪西和拉威尔的弦乐四重奏唱片,以他们对音乐意境的共同认识,对音响轻重浓淡的控制以及对这两首作品异常精致的风格特点的准确把握,都为其后录制的版本树立了高标准。四位演奏家同声呼吸,同出一辙,声音协和完美,更有堪称一流的录音成全这一名片。Philips唱片公司录制的室内乐向来有口皆碑,除了演奏相当精彩以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它的录音已达到了室内乐录音的理想水准。除了意大利弦乐四重奏团的这个著名版本之外,梅洛斯弦乐四重奏团和拉斯勒弦乐四重奏团在 DG 唱片公司演录的这两首作品,也是好版本(419 750-2和435 589-2)。
|
◎ 曲目简介 |
|
|
◎ 相关资料地址 |
|
|
◎ 网友评论(对该产品自由客观的评论是你的权利,也是你对其他购买者的最好帮助) |
|
|
『 发表评论 』 『 查看更多评论 』 |
|